每年7月23日或24日,當太陽到達黃經120°C時為“大暑”,大暑是一年當中的第12個節氣?!对铝钇呤蚣狻分姓f:“斯時天氣甚烈于小暑,故名曰大暑?!迸c“小暑”一樣,大暑也是反映夏季炎熱程度的。
我國古代將大暑分為三候:“一候腐草為螢;二候土潤溽暑;三候大雨時行?!?/span>
第一候“腐草為螢”講的是:螢火蟲一般會將卵產在枯草上。大暑時,螢火蟲卵化而出,一到夜晚,就在林間草地上飛舞。所以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,就將這一現象稱為“腐草為螢”。
第二候“土潤溽暑”,是說天氣開始變得悶熱,土地也很潮濕,是農作物瘋長的時刻。
第三候“大雨時行”是說,暴熱之后時常會有暴雨,大雨過后,暑熱暫為緩解,人們得一時的涼氣,稍感舒適。